English

学术动态

2000-09-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21世纪传记文学走向研讨会”召开

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人物》、《党史博览》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1世纪传记文学走向研讨会”,9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与会的40多名专家教授和传记作家、评论家对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21世纪的中国传记文学走向进行展望和探讨。

与会学者指出,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作品数量之多是罕见的。传记文学可分为学术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如果按修传方式又可分为组织出面撰写和作家、出版社主动撰写以及传主请人撰写三种类型。但精品之作又太少。这些传记可谓各有千秋,参差不齐。既有史料性文学性俱佳的力作,也有假冒伪劣之作。

研讨会在充分肯定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的繁荣及其地位、作用的同时,就21世纪传记文学的文体、写作方式、写作主客体关系、真实与虚构、文学性与文献性及传记文学当前面临的创作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会专家认为,21世纪中国传记文学首先应该更注重真实性。应该不再是传主的“大事记”、“编年史”。要把传主写成真正的“人”。要用21世纪的眼光,科学地、历史地、哲学和人性地发掘被“遮蔽的历史”。在写作方式上可以更多的文学化,社会各界也要为传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与会作家和评论家提出,传记文学的传主也应该加以拓展,应该走向普通人,走向“小人物”。尤其应该关注百姓中的成功者。前几年出现的领袖题材传记热,名人传记热等现象,其中虽不乏精品力作,但也存在着诸如“揭秘”、“隐私”、取媚读者、一味猎奇,以及放大传主的平民化生活、淡化传主之所以不同于常人的一面等弊端。这都是应该克服的。

“古代文学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举行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召开的“古代文学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等学者约30人,分别就中国文人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中国文学中的人生哲理、中国文学中的道德理想和操守观念、中国文学中的人和环境、大众传媒文化中的古代文学、古代诗歌与新诗创作的关系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一个民族的文明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古代文学研究者既有参与义务,也有必要通过这种参与来振兴自己的学科。在讨论古代文学和当代文明的关系时,不应采取实用主义的、或是机械对应的研究方法,而应结合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文化问题,通过对传统文化批判性地研究,清理出一批能够引起社会重视的精神遗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